司马光字公家,世称涑水先生,主持编纂了我国历史上 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部书上起战国,下讫五代,将1362年间的大事讲述得清清楚楚,史学价值很强。《资治通鉴》10句金言,精辟有深意,帮你参透人生。
1. 人何患其不己知,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资治通鉴·魏纪》
不必去担心别人不能够了解自己,自己应当像吃药一样去满满的调理。
2. 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
天下没有任何意见事情不是从微小发展成明显的,圣人能够深思熟虑,因此会谨慎的对待那些细微的变化,并且能够及时的处理。一般的人,只会等到事情发展大了,才会去处理。
3. 君子为徒,谓之同德;小人为徒,谓之朋 ;外虽相似,内实悬殊,在圣主辨其所为邪正耳。——《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三年》。
君子成为同一类人,叫做同德。小人们成为同一类人叫做朋 。表面上看虽然十分接近,但是实质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主要在于圣明的人能够辨别出他们所做的是事情是正义的还是奸邪罢了。
4.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这句话强调了用人应当善用其所长的道理。君子指的就是执政者;器本意指的是器物,在本文指代人才。这句话大意为,执政者任用人才应当像使用器物一样,我们只是取用每件器物的长处。
5. 不诚于前而日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资治通鉴·唐纪》
做事情不诚实,事后在去坦诚,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怀疑,使人不相信。
6.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资治通鉴·陈纪》。
得不义之财,我是不干的。
7. 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 之虑。——《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
做大事的人,不会去吝惜小的钱财,做事情一定要为长远考虑。
8.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敬;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资治通鉴·周纪》
有道德的人能够收到人们的敬重,有才能的人能够被人们敬仰。喜欢的人容易变得亲近,尊敬的人容易变得疏远。因此去观察一个人容易因重视其才能而忽视了它的道德。
9. 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
当时的人都说李林甫“嘴上说得好听,其实心中阴险狡诈”。
10. 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周兴说:“这非常容易。搬一个大瓮来,并在四周点上炭火,让囚犯到瓮中炙烤,还怕他们不招?”于是来俊臣让人搬来一个大瓮,按照周兴的方法,在四周点上炭火,之后起身对周兴说:“有人告发你谋反,如果你不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